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学生获奖 >> 正文

喜报!我院学生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再获突破

2024年07月25日 17:45  点击:[]

2024年7月23日,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公示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获奖名单。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在竞赛中表现优异,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三等奖5项,实现了获奖数量和等级的双突破。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的共同倡议与指导下,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设立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竞赛,每年举办一届。该项赛事于2021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的“2020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是教育部认可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也是唯一一个生命科学领域的高水平大学生竞赛。比赛重在考察学生的原创能力、实验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及实验研究过程,竞赛级别高、参与人数多、完赛时间长、评审要求严。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有来自全国629所高校的16732个团队、6万多名学生、2万多名指导教师参与。本届竞赛参赛团队自去年7月开始报名,历经一年时间。近期经过网络初评、选手答辩和专家评审等环节,竞赛共产生一等奖372项,二等奖578项,三等奖1744项。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有2支队伍成功入围全国决赛,刘晓楠博士和李娟博士指导的《拟南芥SYP调控囊泡运输的分子机制》荣获全国一等奖,刘婧博士和崔大勇博士指导的《IDD家族转录因子通过ABA途径参与拟南芥干旱胁迫反应的机制研究》荣获全国二等奖。

生命科学学院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推进“卓越拔尖计划”。学院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学生们在本次竞赛中的出色表现,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生动体现,也是学院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有益尝试。学院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序号

题目

学生团队

指导教师

全国赛区

1

拟南芥SYP调控囊泡运输的分子机制

崔心雨李艳曹书玲宋宝烁李鑫瑞

刘晓楠 李娟

一等奖

2

IDD家族转录因子通过ABA途径参与拟南芥干旱胁迫反应的机制研究

吴书芹韩春凤肖婉茹刘鑫超刘伟佳

刘婧崔大勇

二等奖

3

IDD-IIP1复合体参与调控拟南芥器官大小的分子机制研究

宋静静秦子淇陈兆宇张喜洋韩静静

束德峰

三等奖

4

拟南芥囊泡拴系蛋白EXO70A1与膜脂分子PI(4,5)P2在根毛顶端质膜的互作方式探究

朱月武炎桦徐安颜张铭皓沈培琳

马龙

三等奖

5

气候变化对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王海莹朱慧琪赵瑜滢李瑞腾苏芹

徐翔段广有

三等奖

6

利用荧光标记进行膜蛋白亚细胞定位研究

宗梦晴肖晓红周紫嫣王雪杨晓蝶

蒋苏赵淑举

三等奖

7

囊泡运输亚基EXO70B调控侧根发育机制研究

张延延辛嘉欣

谢传恬高珊

三等奖

作者:刘晓楠

供稿审核:崔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