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生命科学学院助力枣庄市市中区高质量发展对接会召开

2025年03月13日 14:33  点击:[]

为积极拓展校地合作资源,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3月7日,生命科学学院与枣庄市市中区举行高质量发展对接会暨枣庄现代小麦育种产业研究院成立大会。枣庄市市中区区委书记宋磊,区委常委、办公室主任梁栋,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宁,副区长马维纲,齐鲁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郑秀文,合作发展办公室主任刘勇,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崔大勇、特聘教授朱俊科,枣庄登海德泰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以及双方相关代表参加会议。对接会由市中区区委副书记邢军主持。

郑秀文感谢枣庄市市中区对齐鲁师范学院及生科院的支持,并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及办学理念。他指出,地方高校应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文化和人才支撑。2024年,学校提出“塑造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已拓展省内合作县区60余个,校地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枣庄市市中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齐鲁师范学院及生科院将以此为契机,发挥在基础教育、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科技创新等领域的专业优势,聚焦市中区技术服务需求,提升支撑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校地高质量融合发展典范。

宋磊感谢齐鲁师范学院对市中区的大力支持,对其在教育、科技、乡村、文旅等领域的创新举措和成绩表示肯定。他介绍了市中区作为枣庄原市委、市政府驻地,现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宋磊希望学院结合市中区产业需求,发挥优势,推动资源双向流动,共同促进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开创校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崔大勇介绍了生命科学学院的特色和服务社会的成果,并表示学院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产学研融合。针对枣庄市市中区的发展需求,他提出多项合作建议: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建设吨半粮基地,推广良种选育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拓展农机服务,提升机械化水平;深化粮食深加工,开发功能食品,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他表示,学院将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为市中区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朱俊科详细介绍了当前种业发展的整体情况,种业发展的核心在于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并重点介绍了小麦育种产业研究院的建设规划。枣庄现代小麦育种产业研究院将聚焦高产、优质、抗逆的小麦新品种研发,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搭建高水平育种平台,推动育种技术智能化、精准化发展。同时,研究院还将加强与地方农业部门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郑秀文与宋磊为“枣庄现代小麦育种产业研究院”揭牌。

枣庄登海德泰种业有限公司与齐鲁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签署小麦育种合作协议。

合作发展办公室主任刘勇介绍了齐鲁师范学院服务社会行动创新举措和取得的成效;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毕诗文、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张洁、地理与旅游学院院长王敏分别介绍了学院特色和服务社会情况,并针对市中区的发展需求提出了可行性合作建议。

本次对接交流会议的召开,旨在在上一次交流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合作内容和形式,以期双方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全面合作。生命科学学院将举全院之力,全方位、多层次、创新性开展各项工作,在区域协同发展进程中树立起崭新的标杆,引领更多地区探索校地合作的创新模式与有效路径。

摄影:王虎

初审:张菲

复审:李金金

终审:崔大勇